“这次来崇明旅游体验太棒了!不仅交通顺畅,‘南门’夜市安全有序,遇到问题民警也处理得特别及时,真正感受到了世界级生态岛的温度和安全感。”今年国庆中秋小长假,专程从江苏南通来沪旅行的游客陈先生对崇明公安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
金秋十月,第36届上海旅游节如约而至,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也迎来了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期。西沙明珠湖5A级景区、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城心诚意 相约南门”旅游艺术节夜市活动、崇明特色民宿等旅游项目精彩纷呈,日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以“智慧预警+精准服务”为引领不断织密平安网络,全方位护航国庆中秋小长假地区旅游经济,为世界级生态岛高质量发展注入平安动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精准疏堵,破解海岛交通瓶颈
“今年国庆第一天自驾回崇明,本来担心会很堵,没想到一路顺畅,高速公路收费口虽然车流量特别大,但也只是排队了十多分钟,警察指挥专业到位,崇明之旅开局就很完美。”今年国庆中秋小长假,常住上海市区的崇明人王先生对崇明公安十一期间的交通保障工作连连点赞。
为应对十一小长假期间的岛内交通压力,分局制定了“三位一体”疏导方案。在“陆路保畅”方面,依托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主要通道车流变化,动态调整12个重要路口信号灯配时,在关键节点增设执勤点,累计投入警力380余人次。联合相关部门推出“智游崇明”出行服务,通过官方平台实时发布路况、停车、景区客流等信息,引导游客错峰出行。针对崇明农村道路狭窄,交会车通行困难等情况,创新推出“微循环”疏导模式,在每条乡村路段设置单向通行标识,联合乡镇志愿者开展“路口管家”服务,建设农村小路会车点1859处,有效提升会车效率。“水路分流”方面,分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增加客轮班次,做好车客渡渡口的车辆疏导工作。在“空中指挥”方面,分局累计出动警用无人机12架次开展空中巡航,快速处置交通拥堵点6处。
智慧护航,筑牢全域安全防护
“夜市现场民警现场巡逻很密,还有无人机在空中‘站岗’,我们全家都觉得很安心。遇到困难,警察马上就过来帮忙,服务特别贴心。”今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在南门夜市逛街的上海市民李女士对安保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作为今年旅游节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八一路的“南门”夜市成为了游客们打卡的热门区域。面对夜市人流密集、业态复杂的挑战,崇明分局创新建立了“1+3+N”多元联动机制,以公安为主导,整合文旅、城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协同消防、医疗、志愿服务等社会资源,构建“全时段、全要素、全覆盖”治理格局。将夜市周边高清公共视频全部接入属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织密静态感知网络。在空中维度,警用无人机常态化开展高空巡航,化身“空中哨兵”,实时观测人群密度,对局部拥堵区域自动预警。一线民警全部配备5G执法记录仪,现场情况实时回传。“一屏观全域”智慧指挥平台整合多源数据,突发事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分钟。在现场管控方面,实施“星光守护”专项行动,在夜市核心区域设置了3个固定警务服务站,配备6个流动巡逻组,佩戴LED警示灯的民警全天候巡防。深化警商协作,建立“南门夜市安全联盟”,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起,营造了和谐有序消费环境。
升级服务,护航假期旅游经济
“崇明岛的旅游服务真的非常贴心,不仅有专门的旅游向导,还有警察同志主动在景区门口提醒我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就连无人机拍照注意事项都讲得很详细。”今年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对崇明公安的旅游警务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好评。
崇明分局将服务保障向旅游领域全链条延伸,围绕游客各环节需求,推出精准化服务举措。在便民服务方面,新开设“旅游警务服务站”10个,分布在主要景区,配备双语标识、急救药品等设施,提供问询指引、应急救助等服务。在全区各大景区附近,协调开放临时停车场地22个,新增停车位4500个,推广“智慧停车”系统,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针对旅游诈骗风险,创新开展“反诈进公园”主题宣传,在各大景区设置“反诈小课堂”,发放防骗手册1.2万份。结合夜市经济特点,推出“夜市反诈有奖竞猜活动”全国有多少个证券公司,通过有奖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寓教于乐,累计覆盖游客9.8万人次。建立“旅游反诈预警机制”,向来崇游客精准推送防诈提醒短信。在无人机规范管理上,启用新一代低空监测系统,精准识别违规“黑飞”行为。十一期间查处未报备无人机违规操作2起,现场开展航拍法规宣讲,既保障空域安全,又满足了游客航拍需求。
天牛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